李克强总理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,山东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,希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,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。当前,山东正处于新老产业交替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关口。新的一年,山东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,继续走在全国前列,就要加速改造提升传统动能,培育壮大新动能,努力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奋勇攻坚。
跨入“十三五”的第二个年头,“转型”一词,对山东来讲,已告别“启蒙”,走向深化。当增速换挡、方式转变、结构调整渐次成为“常态性工作”,一个表明未来发展必然趋向的关键变量进一步凸显——新旧动能转换。
强省之“强”,首先是发展动能之“强”。实现由大到强质的跃升,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展动能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。在经济“L”型筑底企稳之际,谁能棋先一着,率先打造中高速增长下的发展动能新方阵,谁就更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强者。
一路走来,“动能转换”作为一个理解变革、展望强省进程的关键词,饱含沉甸甸的发展成效,也蕴含着持续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观照。上世纪80年代,打破“大锅饭”,扩权让利、利润包干,生产积极性迸发出的强大能量,让我们平稳完成了从计划到市场的“惊险一跃”;新世纪以来,依托能源、资源禀赋,打造大而全的工业体系,我们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艰难转身,“群象经济”闪耀全国。今天的山东,已经跨入转型升级新征程,走到新旧动能再次转换的重要节点。国际市场遇冷,以出口为导向的传统“代工模式”已难以为继;环境约束趋紧,亟需减少对资源、人口红利等要素驱动的依恋。随着经济体量不断增大,规模优势边际效用不断递减,曾经引领发展、创造奇迹的那些老“发动机”,已经无法扛起引领新一轮发展的重任。在这种情况下,形成一种以创新为主轴,以新产业、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为推动力量的动能新方阵,真正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,由大到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。正像决策者所指出的那样,新旧动能转换,是实现由大到强的“一号工程”。
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,在驱动规律、传导路径上是截然不同的。在传统要素驱动中,土地、劳动、能源是主要“燃料”,依靠规模、成本优势,切入传统农业、制造业、重化工产业,往往能收发展“奇效”。而当知识、创新、技术成为新的动能因子,走传统驱动路径,已不能适合对灵活性与变动性有着极高要求的创新发展新模式。以农产品为例,山东农产品种类齐全,总量大、价格低,畅销全国,而一旦技术门槛提高,绿色标准趋严,我们还有多少产品能上得了餐桌?如果用出口欧盟日本的标准来卡一卡内销产品,我们还剩多少产品是合格的?当前一些地方、一些行业出现的“冰火两重天”发展新分化,实质上就是对新旧驱动规律认识深与浅、切换快与慢、效率高与低的直接检验。认清规律,把新的动能因子集聚起来、用起来,在发展基底层构筑起新的动能优势方阵,“一号工程”才能落地生根。
新旧动能胶着角力,是持续冲锋,还是畏步不前,是因循守旧,还是鼎新革故,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定力、眼光和胆识的较量与比拼。当发展动能“青黄不接”,抱着旧动能不放,“力气出了不少,效益却挣不来”;而转身去培育新动能,“那么多年都用右手吃饭,忽然换左手,夹个花生米都困难”。我们不少地方同志,正处在这样一种矛盾与纠结当中。面对新旧动能的“转换反应”,过度解读GDP的高低快慢,意义不大,动能结构变化才是最具价值的观察点。从全省形势看,三产超过二产,产业结构实现历史性转变,实有市场主体增至710万户,列各省市第二位,各种新动能正在积极对冲下行因素,当前在产业链提升、新动能集聚等方面呈现出的一系列根本性、趋势性的重大变化,充分证明我们加快动能转换的判断是正确的,措施是切实有效的。保持战略定力,坚定发展信心,把握好动能转换中定与变的关系、稳与进的平衡,我们撬动的,就一定是整个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。
推动新旧动能转换,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尤为需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,综合统筹。对传统动能来讲,市场需求和环境容量如何,是去产能对象,还是有改造升级价值,要充分考量动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优劣,有时候甚至要从区域平台来统筹进行;培育新动能,现有产业基础、人力资源储备怎样,要考虑动能的增量扩大与存量激活,讲求一种更加协调、更加精准有效的培育方式。再具体到一个地方、一个产业,要素、资源、政策的分配利用,并非新旧动能二者择其一那么简单,往往要依据彼此功能与定位来综合考量。动能转换之难,就难在此,但转换的机遇、成效,也系于此。从战略全局高度,既因势利导,又因地制宜,不断提高统筹谋划、推动转换的能力和水平,让新动能逐步挑起大梁,旧动能不断焕发生机,打造驱动转型发展的“双引擎”,就一定能推动强省建设迈上新的更高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