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,以及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持续深化,中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进一步释放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《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,2019年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377万户,日均新登记企业2万户,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.2亿户。
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在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,纳税却一直是企业的心病。国家的增值税从16%降到了13%。但仍有很多企业感到压力很大,这是为什么?
随着金税三期系统的建设完成,大数据时代到来,监管手段的提升使得企业压力变大了。举个例子,假设税负是60分及格,现在从80分开始减税减负,往60分降。但实际以前很多企业只能做到30分,即便降到60分,对他们来说,税负也很高。
很多专家喜欢判断未来中国税负是增高还是降低,其实这个判断意义不大。用分子、分母来表示,税负如果降下来,纳税痛苦指数就降下来了,这是分子变小,但更重要的是分母要变大,就是纳税基数要变大。如果中国有一部分人在交税,其他人不交,那国家的压力很大。无论基础建设,国防安全,还是基础运营,压力都很大。
如果所有人都按照国家法制纳税,那涉税基数就会变大,所有人纳入征管范围,分子的痛苦指数才会下降。顺利办认为,对未来的判断,从宏观上,涉税基数会变大,更多的人会纳入监管体系,更多的资金会纳入监管体系。
那面对监管透明化大势所趋的情形,企业该何去何从?
过去,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合规不赚钱,赚钱不合规。举个例子,为什么民营企业在一段时间内、在特定产业里,可以竞争过国有企业?这是个很敏感的话题。很多国有企业,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,它的任何一个业务、发票、生产的工人都需要合规。所以同样业务,国企就不具有竞争力。
不合规是个‘劣币驱逐良币’的过程,就像生产电饭煲,要做研发、要付知识产权费、人工费、开发票要交税费。一些小作坊不合规生产,山寨你的产品,在销售环节也不交税,那么同样的电饭煲,合理合法的厂商,就干不过不合理、不合法的厂商,因为成本不一样。
但是在过去20年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,很多企业习惯了不合规,把不合规当成能力,当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了。所以,将来转变心态十分重要。
建议:无论国企还是民企,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在同样的法规下,突出你的核心能力,而不是靠不合规去获得市场的空间。中国企业经过了野蛮增长阶段,未来是产业迭代进化的过程,企业要找准核心竞争力,适应合规发展。
政府搭台,企业唱戏,政府的作用是提供舞台,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,守法的企业高税费,不守法的企业偷税漏费反而怨天尤人,显然不符合正常的价值观。通过深化税费改革进行标准规范之后,守法的喜,不守法的忧,一切回归到了公平正义的结果,显然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。
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侵删。